經濟管理學院“特種兵游擊隊”實踐團赴阜新海州露天礦開展考察阜新煤礦資源發展歷程活動
為了解并感受阜新煤礦業幾十年間的發展歷程,8月14日,經濟管理學院特種兵游擊隊實踐團赴海州露天礦開展“考察阜新煤礦資源發展歷程”活動。
首先,實踐團參觀了煤礦紀念館。海州露天礦是我國"一五"時期重點建設項目,在半個世紀的開采中,為阜新的發展和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,享有“中國第一,亞洲第二”的美譽。
接著,實踐團觀摩了展出的大型機械設備,包括電機車、潛孔鉆機等大型重工設備。這些陳舊的設備都見證了當年海州露天礦的輝煌歷史。最后,實踐團參觀了當年礦坑的遺址。當年的煤礦早已隨著歷史的齒輪淹沒,在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高樓大廈中,留下的只有長4千米,深350米的大型深坑,但是海州露天礦工人們“拼搏上進、不畏困難”的精神仍永存于此,為后人指引前行的方向。
如今,阜新已是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,它面臨著如何轉型升級、賡續發展這一大問題。為此政府設計了一整套的改造工程,計劃將露天礦改造成綠色的經濟引擎,同時也保留下了屬于礦山的古老回憶,供后人憶苦思甜。
在幾十年的歲月里,海州礦人鑄就了海州礦精神,這些精神凝聚了幾代海州礦人的初心和心血。本次實踐活動的開展,使實踐團成員牢記使命,主動傳承紅色基因,開拓奮進,憶苦思甜。同時,海州礦精神也激勵著實踐團成員發展成優秀的精英管理人。
作者:趙曄 李卓凝
攝影:趙曄
圖文校對:王浩然 王一涵
責任編輯:楊世勇 黃天靜 陳紅微
審核:孫云霄